小拟杓蛤

Pseudoneaera minor   Thiele
   

  12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贝壳小型,极膨胀,两壳相等,前、后不等;壳顶突出,微前倾,位于背部近中央处;壳的前端圆,前背缘微凸;壳的后部收缩,变细,末端尖,略呈喙状,后背缘近平直;壳表有粗而较低平的同心肋,在壳顶附近不明显,愈近边缘愈显著,喙部例外,没有同心肋;沿着壳的后背缘有一钝的放射脊。
壳内面白瓷质,壳表的同心肋在壳内也反映出来,前闭壳肌痕圆,后闭壳肌痕较长,上窄下宽,略呈梯形。
标本测量(mm) 壳长 壳高 壳宽
5.4 4.2 1.8(右壳)
6.0 5.0 2.1(右壳)
标本采集地南海南沙群岛水域(图152),在一个样品中得到2片右壳。

生物学

生态习性这是一个暖水种,我的标本采自水深105m,垂直分布50—105m。
讨论作者仔细的研究了Habe所描述的新种Plectodon(Pseudoneaera)tanabensis发现和我们的标本相同,和Thiele记载的P.minor完全一致,因此,作者认为Habe的新种是不能成立的。